一、前言

如果您是哮喘患者或您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您要如何在危急的時候幫助哮喘患者控制哮喘呢?本篇文章就是針對這個問題提供給大家一些方法讓大家參考。另外,新冠肺炎正在流行,您是不是會好奇如果哮喘患者不幸被感染該如何應對呢?新冠肺炎對這些哮喘患者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哮喘患者要如何面對這一波疫情的衝擊呢?我有針對這一部份列出一整個章節來探討。

最後,Cara還是不忘提醒大家,要有效控制哮喘,平日減少接觸過敏原還是很重要的,我幫大家整理了9大控制過敏原方法及改善哮喘和空氣品質一定要知道的125式及提供一些關於有效減少家中過敏原的方法與步驟,相信對大家會很有幫助喔!一定要繼續看下去!

咳嗽哮吼聲.jpg

目錄

一、前言

二、【哮喘治療方法】氣喘病發作與處置方法/哮喘自救及自我保健技巧

2.1哮喘的自我保健技巧及秘訣!

2.2氣喘病人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

2.3氣喘病處置方法

2.4哮喘受到良好控制的跡象

三、COVID-19影響哮喘的真相

3.1冠狀病毒病與哮喘的關係

3.2 COVID-19如何影響哮喘患者?

3.3 哮喘患者感染COVID-19會比一般人更有重症的風險嗎?

3.4其他需要注意的症狀

3.5哮喘患者應注意以下其他症狀

3.6避免潛在的哮喘誘因

3.7 哮喘患者保護自己避免感染COVID-19預防建議

3.8總結

四、如何減少家中的過敏原?

4.1控制室內過敏原以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4.2過敏原的大小是多少?

4.3室內過敏原可以控制嗎?

4.4 控制室內過敏原9大招

4.5 (125) 有效改善哮喘和空氣品質的秘技分享!

4.6其他有助於減少家中過敏原的方法與步驟

五、相關文章

六、相關新聞

二、【哮喘治療方法】氣喘病發作與處置方法/哮喘自救及自我保健技巧

2.1哮喘的自我保健技巧及秘訣!

為了減少哮喘的發生頻率,平日要做好自我保養,以下提供一些秘訣給大家:

保持適當的體重(BMI值監測)

BMI計算的算法是「體重(公斤)/ 身高2(公尺)2」。 BMI男女計算方式沒有差別,BMI值應介於18.524之間為理想範圍。

  • 24BMI27為過重,
  • 27BMI30為輕度肥胖,
  • 30BMI35為中度肥胖,
  • BMI35則為重度肥胖,即為所謂的病態性肥胖。

可以到以下網頁輸入身高、體重計算一下自己的BMI值:

http://depart.femh.org.tw/dietary/3opd/bmi.htm

BMI計算方式.png

吃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飲食,包括大量水果、蔬菜和能提供適當維生素 D的食物,維生素D2D3對人體特別重要,D2D3在經過肝腎轉化會產生骨化三醇(Calcitriol),進入血液循環後能調節鈣和磷的吸收,能促進骨骼生長和重構,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當日曬充足時,人體便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3,但如果日曬不足則需要從食物攝取,維生素D2的食物來源以植物類為主,而D3的食物來源則以肉類為主。

維生素D食物排行: 維生素D的含量(每100克中含有多少微克)排名如下所示:

  • 黑木耳:49.2微克黑木耳維生素D是香菇10倍.jpg
  • 鮭魚:22微克
  • 秋刀魚:19微克
  • 乾香菇(日曬處理):16.8微克
  • 吳郭魚:11微克
  • 全脂奶粉(可沖泡4杯牛奶的量)9.5微克
  • 鴨肉:3.1微克
  • 新鮮香菇:2.1微克
  • 雞蛋:1.6微克
  • 豬肝:1.3微克

(參考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436)

  1. 如果哮喘會妨礙平常日常生活或活動,要定期鍛鍊身體並找醫生協助治療。
  2. 放鬆過生活,不要有太大壓力,要學會管理壓力。
  3. 避免吸煙和吸入二手煙,包括電子煙。
  4. 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
  5.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因為流感可能會增加哮喘發作的風險。
  6. 平日要知道如何控制哮喘症狀並為發作時做好準備。
  7. 服用醫生開的哮喘藥物並定期檢查。

控制哮喘最重要的方法是平日做好自我身體保養或遵循醫生的建議做治療。

除了少部份突發性氣喘外,大部分慢性氣喘患者在發作前1-2天,肺功能就可能出現異常現象。那一般哮喘患者在平常要如何自我保健呢?

2.2氣喘病人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

一般來說,高血壓的患者會用血壓計監測血壓,同樣有哮喘問題的人可以買一支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來做日常監測,峰值流量計是一種簡單的手持式工具,可以通過測量肺部空氣流動的有效性來幫助人們保持對哮喘的控制。一支售價大約數百元。

你可以到以下網站下載尖峰呼氣流速計使用須知(長庚醫院提供)https://reurl.cc/LmeMqX

使用峰速計來監測氣喘病時,可依峰速值來判斷病情。如果用一般交通號誌來做比照,可分三個燈號,峰速值分別代表的意義如下:

  1. 綠燈區:大於80%,表示安全。
  2. 黃燈區:介於60-80%,表示須警覺。
  3. 紅燈區:小於60%,表示危急,須立即就醫。

醫生可能會要求哮喘病人每天早上記錄他們的分數或間歇性地使用峰值流量計。監測的目的是通過在診斷後23周記錄評分來發現並保持「個人最佳」峰值流量數值。個人最佳分數將決定醫生要給的藥物劑量和給藥方式。通過將未來的分數與個人的最佳分數進行比較,醫生可以衡量他們的治療是否有效。峰值流量也可以在症狀明顯之前警告即將到來的哮喘發作。

尖峰呼氣流速計.jpg

2.3氣喘病處置方法

一般來說,氣喘病比較容易在晚上發作,尤其是凌晨3-5點之間,這是由於人的生理現象之故。由於凌晨3-5點是大家熟睡之時,當病人氣喘發作比較不容易被家人發覺,所以比較危險,要特別注意!

當有哮喘症狀出現或是峰速值下降到黃燈區以下,就應吸入支氣管擴張劑1-2口,然後以峰速值評估療效,如果效果反應不佳,則需每20分鐘可再吸藥一次,一小時內可吸三次,再不改善就應到急診部就醫。

2.4哮喘受到良好控制的跡象

以下是一些判斷哮喘病是否受到良好控制的判斷依據:

  1. 咳嗽和呼吸困難每週不超過2天。
  2. 需要用到快速緩解哮喘藥的頻率每週少於2天。
  3. 有良好的肺功能。
  4. 以跟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及參加活動。
  5. 哮喘發作頻率每月小於等於2個晚上。
  6. 已經不需要緊急醫療行為。
  7. 峰值流量保持在最佳水準大於80%

三、COVID-19影響哮喘的真相

3.1冠狀病毒病與哮喘的關係

2019 12 月,一種名為 SARS-CoV-2 的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傳播並引發大流行(全球爆發)。這種冠狀病毒會導致一種稱為 COVID-19 的疾病是一種具高度傳染性疾病。

由於該疾病主要影響呼吸系統,因此發展為COVID-19的中度到重度哮喘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更高。冠狀病毒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傳播。感染病毒的人可以通過說話、咳嗽、打噴嚏、唱歌或呼吸將病毒傳播給他人。病毒會以大或小的飛沫形式存在,從嘴巴或鼻子呼出到空氣中。

如果您與 COVID-19 患者的距離在 6 英尺(約2 米)以內,則您被感染的風險可能最大。但是,即使您距離感染者超過 6 英尺,也有可能感染病毒,因為非常小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如果生病的人在您的臉上或附近咳嗽,您可能會被感染。人們可能感染了冠狀病毒,但沒有任何症狀。他們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病毒。該病毒還可能通過與 COVID-19 患者的直接接觸傳播。

本來就患有哮喘的人可能會擔心COVID-19會如何影響他們。簡單來說,降低COVID-19重症風險的最佳方法是控制病情並做好預防感染的好習慣。

新冠病毒COVID-19症狀.jpg

3.2 COVID-19如何影響哮喘患者?

哮喘是一種慢性肺部疾病,會影響氣道並引起炎症。這種炎症導致氣道痙攣和狹窄,從而導致喘息、呼吸困難和咳嗽。通常,當一個人感染呼吸道病毒時,感染會使身體的免疫反應啟動。在哮喘患者中,只會加重炎症。但COVID-19略有不同。它是引起肺組織內的炎症,而不是哮喘中通常會發生的支氣管炎症,兩者不大一樣。

呼吸道病毒感染,如:COVID-19可引發哮喘症狀並使其惡化。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指出,它也可能導致中度至重度哮喘患者的肺炎。然而,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哮喘患者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容易感染COVID-19。例如,根據一個2020年的研究顯示,在中國武漢的140COVID-19住院患者中,不包括任何哮喘患者。這表示哮喘可能不是感染病毒的強危險因素。儘管如此,根據美國哮喘和過敏基金會(AAFA)的說法,其他冠狀病毒株可能會使哮喘惡化。哮喘患者應格外謹慎,因為研究數據有限。另外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如果哮喘患者確實感染了該病毒,那與感染流感等其他呼吸道感染相比,他們患COVID-19併發症的風險可能更高。

3.3 哮喘患者感染COVID-19會比一般人更有重症的風險嗎?

許多研究顯示,患有哮喘並不會使您患上 COVID-19 或患上嚴重的 COVID-19 的風險更高。1,2,3發表在“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 (JACI: In Practice) 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哮喘控制良好的人的 COVID-19 結局比哮喘未控制的人要輕。4CDC 繼續將中度至重度哮喘列為一種慢性肺部疾病,它可能使您更容易因 COVID-19 患上嚴重疾病。

References:
1. Chhiba, K.D., Patel, G.B., Vu, T.H.T, Chen, M.M., Guo, A., Kudlaty, E., Mai, Q., Yeh, C., Muhammad, L.N., Harris, K.E., Bochner, B.S., Grammar, L.C., Greenberger, P.A., Kalhan, R., Kuang, F.L., Saltoun, C.A., Schleimer, R.P., Stevens, W.W., & Peters, A.T. (2020).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sthma in hospitalized and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20.06.010.
2. Butler, M. W., O’Reilly, A., Dunican, E. M., Mallon, P., Feeney, E. R., Keane, M. P., & McCarthy, C. (2020). Prevalence of comorbid asthma in COVID-19 patient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20.04.061
3. Lieberman-Cribbin, W., Rapp, J., Alpert, N., Tuminello, S., & Taioli, E. (2020). The Impact of Asthma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Chest. https://doi.org/10.1016/j.chest.2020.0air pol.575
4. Huang, B. Z., Chen, Z., Sidell, M. A., Eckel, S. P., Martinez, M. P., Lurmann, F., Thomas, D. C., Gilliland, F. D., & Xiang, A. H. (2021). Asthma disease Status, COPD, and COVID-19 severity in a large Multiethnic POPULATION.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 https://doi.org/10.1016/j.jaip.2021.07.030

(原文出處:https://community.aafa.org/blog/coronavirus-2019-ncov-flu-what-people-with-asthma-need-to-know)

前面有提到哮喘似乎不是感染COVID-19的強危險因素。然而,控制不佳的哮喘可能會導致感染COVID-19的人患上更嚴重的疾病。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院(ACAAI)於2020312日發佈了以下聲明:患有嚴重哮喘、免疫缺陷和其他免疫系統可能受損的慢性疾病的患者是最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的族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可能增加,我們認為這些人更應該做好預防措施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更進一步說明中度至重度哮喘患者因感染COVID-19而患重病的風險更高。這是因為冠狀病毒影響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包括鼻子、喉嚨和肺部。該病毒可能引發哮喘發作或導致肺炎或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

在大流行期間,哮喘患者必須像往常一樣繼續服用哮喘藥物。控制哮喘症狀是哮喘患者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之一。根據ACAAI的說法,沒有證據顯示哮喘藥物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或讓感染COVID-19的結果惡化。

3.4其他需要注意的症狀

COVID-19很容易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一個人甚至可能在症狀出現之前傳播病毒。其他人可能完全無症狀,但仍會傳播病毒。根據CDC的說法,人們可能在暴露於病毒後2–14 天會出現COVID-19的症狀。感染COVID-19症狀可能包括:

  1. 發燒。
  2. 呼吸困難。
  3. 咳嗽。
  4. 肌肉疼痛。
  5. 喉嚨痛。
  6. 頭痛。
  7. 發冷。
  8. 味覺或嗅覺喪失。

3.5哮喘患者應注意以下其他症狀

  1. 喘息或胸悶增加。
  2. 呼吸困難。
  3. 夜間或清晨咳嗽。
  4. 變得更頻繁地使用救援吸入器。

出現COVID-19症狀的哮喘患者應趕快去看醫生。另外,任何出現COVID-19症狀的人都應自我隔離(待在家裡),以防止病毒傳播。

哮喘患者在新冠肺炎期間要做好的額外自我護理和注意事項包括:

當任何類型的呼吸系統疾病在其社區中傳播時,哮喘患者應採取預防措施。其他護理措施包括:

  1. 按照指示服用所有哮喘藥物
  2. 哮喘患者應繼續按照指示服用所有哮喘藥物,包括救援吸入器、類固醇吸入器、類固醇藥丸和生物製劑。不受控制的哮喘對哮喘患者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威脅。AAFA建議個人應備有14-30天的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3. 有充足的藥物供應。
  4. 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吸入器。
  5. 避免哮喘誘因包括以下:
  6. 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東西的表面,如門把和檯面。
  7. 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引發哮喘的清潔產品。
  8. 降低可能引發哮喘發作的壓力和焦慮。
  9. 患者應使用沙丁胺醇等吸入器治療急性哮喘發作。

《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除非必要不鼓勵使用霧化器。這是因為霧化器會增加在空氣中發送病毒顆粒的風險,從而可能將病毒傳播給附近的其他人。

3.6避免潛在的哮喘誘因

一般來說,哮喘的常見誘因包括:

  1. 煙草煙霧。
  2. 寵物、塵蟎、花粉。
  3. 空氣污染。
  4. 強烈的天氣變化。
  5. 運動。
  6. 黴菌。
  7. 胃食道逆流。
  8. 壓力。
  9. 濃郁的香味。
  10. 酒精或食品添加劑,如亞硫酸鹽。

3.7 哮喘患者保護自己避免感染COVID-19預防建議

要遵循COVID-19感染預防建議,以下列出幾點供參考:

洗手7步驟.jpg

 

 

 

  1. 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並在沒有肥皂和水時使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消毒液。
  2. 避免用未洗過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子(不是手)遮住口鼻。
  4. 將用過的紙巾扔進垃圾桶,然後洗手。
  5. 避免觸摸他人接觸過的東西的表面。
  6. 櫃檯、桌面和把手等東西表面應定期進行消毒。
  7. 避免與病人接觸,特別是如果他們發燒、咳嗽時。
  8. 在公共場所與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9. 定期運動保持增強自身免疫系統。
  10. 配戴口罩遮住口鼻有利於保護自己和他人。
  11. 避免置身於人多和通風不良的室內空間。
  12. 接受檢測,以預防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定期門把清潔消毒.jpg

 

 

 

 

 

 

 

 

 

 

另外,在家中進行清潔和消毒時要特別遵守以下建議來降低您清潔時突發哮喘的機率,建議如下:

  1. 使用清潔劑或消毒劑期間或使用後,應待在另一個房間。
  2. 僅在必要時使用清潔劑和消毒劑(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 (EPA) 批准產品清單,選擇不太可能引起哮喘發作的消毒劑,例如:含有過氧化氫(不超過3%)或乙醇(普通酒精)的產品。確保含有過氧化氫的產品不含其他可引起哮喘發作的化學物質,例如:過氧乙酸(俗名:過醋酸,Peracetic acid(peroxyacetic acid, or PAA)。限制使用可能觸發哮喘發作的化學品,例如漂白劑(次氯酸鈉)或四級銨化合物(如苯扎氯銨,也被稱為BZKBKCBACalkyldimethylbenzylammonium chloride),且不要在封閉空間中使用這些產品)

一個人需要一個健康的免疫系統來對抗任何類型的感染,特別是COVID-19。養成這些健康的習慣可以幫助增強免疫系統,要如何增強免疫系統呢?以下列出幾點做參考:

  1. 每晚至少睡7個小時。
  2. 儘可能降低生活壓力。
  3. 吃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
  4. 定期鍛鍊身體。
  5. 保持健康的體重,做好體重管理。
  6. 身體有狀況時需接受適當治療並做好防疫管理。

隨著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數持續增加,除了靠施打疫苗來預防外,若不幸染病後的治療方式也是許多大眾所關切的。臺北榮總胸腔部陽光耀醫師呼籲大家,治療新冠也是要盡早治療,才不會變成重症後一發不可收拾。
確診後該怎麼辦?輕症、重症治療方法一次看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86164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任何哮喘或過敏藥物會使COVID-19結果惡化。更換或停用藥物可能導致哮喘惡化,並增加出現更嚴重COVID-19症狀的風險。

哮喘患者可至以下網站下載文件來參考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如何保護自己:

https://www.thesphere.com.au/uploads/COVID_Fact_Sheet_(ChineseT)-Asthma.pdf

3.8總結

由以上文章顯示,哮喘患者可以通過控制哮喘、保持社交距離和遵循感染預防的措施來降低因感染COVID-19而患重症的機率。哮喘患者感染COVID-19的風險可能不高,但如果感染了COVID-19,他們可能面臨更高的併發症風險。

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哮喘患者比沒有哮喘的人會經歷更嚴重的併發症。哮喘患者平時還是要繼續按照醫生的處方服用哮喘藥物。不受控制的哮喘會使人們更容易因COVID-19而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和併發症,不可輕忽!

 

四、如何減少家中的過敏原?

儘管空氣清淨機可能有助於去除室內過敏原和污染物,但減少或消除環境誘因可能是哮喘患者的最佳方法。

蟑螂過敏症狀.jpg

4.1控制室內過敏原以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在台灣最普遍的過敏原就是粉塵、塵蟎、寵物毛屑、蟑螂糞便、黴菌等。過敏和哮喘控制要從家裡開始做起。當屋內花粉和黴菌量高時,因為許多過敏症患者會待在室內,這時塵蟎、寵物皮屑甚至蟑螂都會在室內造成哮喘問題。

環境保護局建議3種方法可以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1.控制您與室內空氣傳播的過敏原的接觸。

2.室內區域通風良好。

3.使用空氣清淨機淨化室內空氣。

根據環保署統計,國內有90%以上過敏的人都對室內塵蟎有過敏反應,85%的家庭中都有塵蟎過敏原,有項調查發現,塵蟎適應力很強,可能要幾個月才會死掉,這樣過敏原就要更久,甚至好幾個月才能顯著地降低。1921年家中塵蟎和哮喘之間的關聯性首次被提出;1960年代,家中塵蟎被認為是引發哮喘的主要因素。當過敏原超過一定數量時,它就會引起對其敏感的人有哮喘症狀發作。

在美國每10人中就有6人會接觸貓或狗皮屑。還有國外研究報告指出,30%~50%的過敏與蟑螂有關;蟑螂糞便、身體和唾液都含有過敏原,林口長庚醫院針對氣喘病童進行調查,發現37%的氣喘病童對「蟑螂」呈現過敏反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調查,蟑螂是僅次於塵蟎的過敏原。所以改善家庭、辦公室、學校和汽車的空氣品質可以減少過敏和哮喘的誘發。

4.2過敏原的大小是多少?

過敏原是引起過敏反應並引發某些人哮喘症狀的物質。空氣將過敏原傳播到周圍,它們的大小各不相同,以微米(micronsμm)為單位進行測量,花粉顆粒為 30 微米,塵蟎廢物顆粒約為 20 微米,貓過敏原顆粒的大小從 1 ~20 微米不等。

 

4.3室內過敏原可以控制嗎?

您可以通過清潔和減少家中的過敏原來控制室內過敏原。室內過敏原的主要來源為:

  1. 寵物。
  2. 地毯。
  3. 易含有過敏原的傢俱(如:布沙發、床單、被套、枕頭)
  4. 絨毛玩具。
  5. 潮濕區域。
  6. 室內植物:如果有人吸入紫荊花的花粉,會誘發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狀加重。
  7. 物品表面上的過敏原可能比空氣中的過敏原更多。當您透過除塵或坐著時,表面過敏原很容易進入空氣中。

4.4 控制室內過敏原9大招

  1. 控制塵蟎:保持家中表面整齊清潔。地板上不要堆積雜物和牆壁上不要掛東西是最好的,特別是在臥室裏。如果可能的話,避免使用地毯。如果你必需使用地毯,使用低絨地毯或可清洗的地毯。還要避免厚重的窗簾和含有過敏原的傢俱(如:布沙發、床單、被套、枕頭)。將窗簾和百葉窗更換為捲簾或可水洗窗簾。
  1. 使用可拆洗的枕頭套或床單。這些套子可減少您與塵蟎的接觸。把床墊包起來比空氣清淨機效果更好,可以減少過敏症狀。每週用攝氏55度或更熱的水清洗您的床上用品、枕頭和絨毛玩具。在烘乾機中烘乾床單等用品可以殺死塵蟎。
  1. 每週吸塵一次或兩次。吸塵有助於降低過敏原。但品質差的真空吸塵器可能會將灰塵排放到空氣中。尋找經過認證對哮喘和過敏有效的吸塵器,這樣可以防止過敏原回到空氣中,降低哮喘發生機率。
  1. 如果您有過敏症,請在做家務時戴上口罩。使用濕布進行除塵。清潔後請離開房子幾個小時。
  1. 防止寵物皮屑。大多數醫生建議對動物皮屑過敏的人不要養有羽毛或毛髮多的寵物。對寵物過敏的人會對動物皮屑過敏,動物皮屑是所有動物都會脫落的皮膚細胞。
  1. 將寵物放在臥室外。當您不在家時,關上臥室的門,將寵物拒於臥室門外。動物過敏原具有黏性,所以要經常清洗和更換動物最喜歡的傢俱和玩具。
  1. 使用木地板或沒有絨毛的地毯。經常給寵物洗澡和刷牙可以減輕症狀。但是,如果您對動物過敏,請避免梳理您的寵物毛髮。如果您必須梳理它們,請戴上口罩。
  1. 長毛寵物特別會在春季、秋季等高花粉季節將花粉帶入室內。如果您懷疑自己對寵物過敏,最好到醫院進行過敏測試。保持門窗關閉以防止花粉飛進室內。在溫暖的天氣使用空調來控制塵蟎,減少濕度並經常更換或清洗過濾網。
  1. 避免黴菌孢子:使浴室、廚房和其他潮溼區域保持乾燥。

浴室黴菌如何去除.jpg

以下是一些減少黴菌的方法:

  1. 使用除濕機減少黴菌和塵蟎。
  2. 使用溫濕度計監測溼度。
  3. 修復家中所有漏水的地方。
  4. 如果您發現長黴,請立即清潔。戴上口罩,每週進行環境清潔,以防止其復發。
  5. 控制蟑螂:不要將食物或垃圾放在未覆蓋的地方。使用毒餌、硼酸和蟑螂屋陷阱代替化學品。化學物質可能會刺激您的鼻竇而引發哮喘。

吸入黴菌症狀.jpg

4.5 (125) 有效改善哮喘和空氣品質的秘技分享!

  1. 減少粉塵:每週至少使用帶有 HEPA 過濾器的真空吸塵器吸塵一次到兩次,以避免將灰塵釋放至空氣中。(註:高效濾網 (HEPA): HEPA是一種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的標準,能有效過濾大於等於0.3微米(µm)的空氣微粒,而必須滿足過濾效果達到99.7%以上,才能稱為HEPA濾網)

灰塵過敏怎麼辦.jpg

  1. 使用抗過敏床罩或將地毯和窗簾移除。在床墊和枕頭上使用防塵罩。
    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地毯還含有大量過敏原,因此如果您患有哮喘病,請考慮使用硬木地板。
  2. 將家中的濕度保持在50% 以下,因為炎熱潮濕的生活空間會促使黴菌和塵蟎滋生。
  3. 避免在家中吸煙。
  4. 進入家中脫鞋,減少花粉等戶外過敏原的存在,在花粉季節保持窗戶關閉。
  5. 定期清潔浴室、地下室或任何瓷磚區域等潮濕的地方,這可以防止黴菌在浴室等區域形成。
  6. 在家外梳理任何寵物以減少動物皮屑並定期清洗寵物床上用品,定期梳理或給寵物洗澡,這有助於減少皮屑。
  7. 控制任何害蟲,例如老鼠或蟑螂,家中的食物殘渣要密閉保存並定期丟棄。
  8. 室內可種植綠色植物:
  • 紫色華夫餅植物(紅色常春藤,Purple Waffle Plant)
  • 英國常春藤(English Ivy)
  • 紫心植物(紫錦草,Purple Heart Plant)
  • 蘆筍蕨(Asparagus Fern)
  • 雜色蠟植物(Variegated Wax Plant)

雜色蠟植物 variegated-wax-plant.jpg

 

 

 

 

 

 

研究顯示:許多常見產品,如油漆、黏合劑、乾洗劑、除臭劑、止汗劑,甚至是新家具,都會釋放出污染空氣的化學物質(稱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 VOC),這些化學物質是哮喘發作和化學引發過敏的主要誘因。喬治亞大學的研究顯示:室內如果有種植一定數量的植物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化學物質,從而為家庭營造更健康的環境。

  1. 煮菜時開啟抽油煙機,因為烹飪時散發出的煙霧和香氣可能是哮喘患者的主要刺激物,並請確保廚房有開窗,以幫助烹飪氣味散發到外面。
     
  2. 如果您有過敏症,請在做家務時戴上口罩。使用濕布進行除塵。清潔後請離開房子幾個小時。定期在其他區域進行清潔。如果您的房子變得塵土飛揚,請戴上口罩以保護自己。
    12. 保持運動習慣以強健心肺功能:
  • 保持適當的體重:超重會使哮喘惡化並導致其他健康問題。
  • 呼吸練習可能有助於打開您的呼吸道,並教您以不會引發哮喘的方式呼吸。嘗試呼吸練習:
  • 定期運動鍛鍊身體:定期運動可以通過改善肺部健康來幫助減輕哮喘症狀。關鍵是做正確的運動類型。如果您的哮喘是由運動引發的,請與您的醫生討論如何安全鍛鍊。

國民健康署提供日常生活控制氣喘5妙招︰

  1. 保持清潔 遠離過敏原
    日常生活中,氣喘的過敏原誘發因子包括塵蟎、蟑螂、黴菌、花粉及寵物的毛髮等,因此,要時常打掃居家環境,避免灰塵積聚。每一到兩週以55度熱水清洗寢具,防止塵蟎生長,盡量避免擺設絨毛玩具及地毯,並用百葉窗或塑膠遮板代替厚重窗簾,家裡也最好不要飼養貓、狗等寵物。
  1. 拒絕菸害 外出注意保暖
    除了過敏原外,氣喘的誘發因子還有非過敏原,包含氣溫驟變、空氣污染、突然劇烈運動、刺激味道(香水、殺蟲劑、香菸、油煙及油漆)等。有抽菸者要戒菸,無抽菸者則需避免二手菸;氣溫變化過大時,應注意身體保暖,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小外套或圍巾;避免情緒起伏太大,盡量維持心情平穩。
  1. 規律運動 不要太激烈
    運動前要做足15-30分鐘的暖身運動,且為了預防運動時引發氣喘,切記隨身攜帶藥物。
  1. 少吃冰冷食物
    冰冷食物會刺激氣管收縮,引發患者咳嗽、有痰等症狀。氣喘患者如果想吃冰,平時需按照醫囑服藥、並定期回診穩定病情,避免氣管處於發炎狀態,且注意食用冰冷食物時不能過量或猛然食用。
  1. 定期回診 正確用藥
    患有氣喘的朋友一定要遵從醫囑,按時用藥,不可自行停藥,以免造成併發症。同時要定期回診就醫追蹤,才能控制好氣喘。

(參考網址: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81974)

 

4.6其他有助於減少家中過敏原的方法與步驟

您可以採取的步驟包括:

  1. 使用空調。
  2. 避免天氣因素觸發哮喘:在寒冷或有風的天氣裡摀住口鼻可能有助於預防哮喘發作,或阻止哮喘惡化。
  3. 管理壓力:在某些情況下,壓力可能會引發哮喘。知道如何有效管理壓力可能有助於預防哮喘發作。
  4. 避免胃灼熱觸發哮喘:如果您有胃灼熱或胃食道逆流 (GERD)的症狀,避免引發這種情況可能有助於防止哮喘發作。如果家庭療法不起作用,請與您的醫生討論治療方法。
    胃食道逆流.jpg

即使您遵循您的治療計劃,在以下情況下看醫生也很重要:

  1. 您的症狀變得更糟,特別是如果您覺得藥物不起作用或更頻繁地使用快速吸入器。
  2. 您的症狀變嚴重。
  3. 您沒有劇烈運動,但卻呼吸急促。
  4. 您的哮喘發作,但使用吸入器症狀未緩解-在這種情況下,請立即接受緊急治療。

避免可能引發哮喘症狀的環境過敏原是控制哮喘的重要部分。下一篇文章會繼續討論空氣清淨機是否可以幫助消除這些過敏原,減少哮喘發生。

五、相關文章

六、相關新聞

哮喘患者可否接種新冠疫苗?一文瞭解哮喘病徵、急救、食療及預防發作方法

https://reurl.cc/q5ab3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好物報馬仔 的頭像
    好物報馬仔

    Dyson主題館---爆款好物推薦

    好物報馬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